现代建筑技术综合训练中心紧随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行业发展趋势,响应卓越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诉求,契合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自立项建设以来,坚持“立足长三角,融入建筑业,服务城市化,培养卓越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定位,贯行教学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理念。在各方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特点,有效整合地方行业资源,引来了一个高速建设发展期。
1. 硬件建设
中心依托国家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类各项建设推进;以常州市建设工程结构与材料性能研究重点实验室、省级土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支撑。2016年搬迁新校区后,对实验中心进行了建设规划和结构重组,落实了多项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采购与部署。校内中心现有的实验室建筑面积4663㎡,在建工程训练中心约5000㎡;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561万元,新增设备总值1456万元,其中新增10万元以上设备16台套,总值1011万元;另有列入计划的待采设备300余万元。
中心根据实践教学、学科发展、行业需求的切实要求,进一步整合设备资源和实验室组成。现设有7个分中心,总计54个实验室用房。建设过程中重点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打造特色实验室。继续提升“建设工程结构与材料性能研究”常州市重点实验室,并围绕抗震专题进行建设发展规划。新增了信息技术实验分中心,建筑历史实验分中心,并与校企共建了检测技术实验分中心和院士工作站,提高了现代建筑技术的科研应用与教学实践水平。
2. 队伍建设
中心在人才引进过程中重视队伍结构优化,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保障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现有专兼职员工74人,其中专职员工46人,兼职员工28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9人,副教授12人,工程师系列职称41人。
中心坚持以建设行业的战略性转型升级和地方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需求为基本导向,近70%教师是具有教师和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已建成3个校级优秀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
师资队伍中有:江苏省突出贡献专家1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4名,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名,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5名,江苏省双创团队人才1名,江苏省双创科技副总2名;常州市拔尖人才1名,常州市突出贡献人才1名,常州市师德模范1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
3. 制度建设
中心实行以学校为主、以企业为辅的联合管理模式,构建了校企共建共享的常态化、开放式管理运行机制。制定并实施了相对完善的实验室安全和卫生责任制度、大型贵重设备责任制、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体系。
自主开发了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集学科专业建设、中心运维管理、教学科研项目、创新创业教育、实验教学管理、课程教学管理等应用模块于一体,大大提高了中心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固定资产账、物相符率达100%,实验、实习(训)项目开出率为100%。
通过创新学分制、导师团队制等制度创新,企业订单班、中外合作班、国际联合workshop等教学组织项目,与企业深度合作新增产学研实习基地18个;为校际合作、校地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扩大了开放性创新实践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实践教学
中心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扎实开展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构建“一主线、两平台、三层次、四模块”的学科综合训练实践教学新体系,融课内实验、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等实践教学形式为一体。在夯实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期间累计立项6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1项省级大创项目,其中重点项目5项;另有99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江苏省赛区三等奖1项,获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励近200人次。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奖2项,个人三等奖3项;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奖4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单项奖44项。
中心坚持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取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2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12项; 4本省级重点建设教材,5本住建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12门专业核心在线课程,2门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研究论文近40篇。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基金、省市级基金和企业横向科研项目,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