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真的要说再见的时候了,曾经多么盼望能早些离开学校,离开宿舍,离开课堂,离开书本,离开学生的称呼……但到了真正要离开的那一刹那,才知道,自己对这片土地多么的不舍。在这里留下了我最美好的回忆和记忆。
四年很长,过起来却很短暂,仿佛停留在大一初入校园的那一刻,第一次进校园的欣喜,第一次集体宿舍的无眠,第一次竞选,第一次掌声……太多的第一次都留给了母校。当时的我很羞涩,也不愿多和陌生人交流,但在心里始终有这么一句话“性格改变命运”,抱着这样的态度,参加了校学生会的面试,足足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自己的演讲稿,虽然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尝试永远不可能拥有。终于,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我成功了。“脚踏实地”对于我来说最合适不过了,三年的努力让一个有目标、肯奋斗的人得到了回报。当我成功竞选校学生会主席的那一刻,我默默流泪了。不是因为这个称呼,而是三年的成长,这样的过程其实是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本着学生的宗旨,也学习了很多先进的思想,通过学习也更加确定自己的做人原则: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其次在工作上,不但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也培养了我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积累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和管理方法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得以体现。同时也扩展了自己的交际圈,通过与优秀的人交往,吸引了大量新颖的见解;再次是实践中培养的发散性思维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对于如何看待学习专业知识在大学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这点在大四找工作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专业知识在大学生活中的确很重要,但不能把他定位成大学生活的全部。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也要将它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大学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最终要进入社会,因此我们还要学习大量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生存知识,把这两者结合,才能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定位。有了三年半的积累,在我面对国企面试的时候才会体现出从容自信的状态。
四年花了大多数时间在学生工作中,当我们拥有一样东西的时候便意味着失去另一样同样珍贵东西,而当我们失去它的时候便意味着拥有。无论是失去还是得到,都不要太难过,因为得到或者失去都是有代价的,平和的面对失去。
